一、磁盘分区

(注:如果磁盘是挂载状态,无法进行分区操作,需要先卸载磁盘)

1、先用fdisk -l查看磁盘情况

可以看到,磁盘sdb原先就存在着3个分区,那么可以先删除这些分区;

2、删除分区(如果磁盘本身没有分区,可以忽略这一步)

(1)先使用sudo fdisk /dev/sdb

(2)输入d

(3)输入想要删除的分区号:3

到这里就成功删除了分区3;重复以上操作删除剩下的两个分区;

再次使用 sudo fdisk -l查看

可以磁盘原先的3个分区已经不见了;

3、创建新分区

(1)同样使用命令:sudo fdisk /dev/sdb进入磁盘操作界面

(2)在命令中输入:n  表示新建一个分区

(3)输入:p   表示新建一个主分区

(4)输入:1   表示新建主分区1

(5)输入:2048    表示主分区1的第一个扇区地址

(6)输入:+150M 表示第一个主分区的大小为150M

如法炮制,可以建立剩余想要的分区;

(7)输入:w   表示保存刚才的配置,并退出磁盘操作界面

二、格式化

如上操作后,只是将磁盘分成了几个区,但是还没有给每个区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就是创建文件系统的过程:

使用命令:sudo mkfs   -t  vfat   /dev/sdb1

sudo mkfs   -t  vfat   /dev/sdb2

sudo mkfs   -t  vfat   /dev/sdb3

将三个分区都格式化为Fat

注释:重新空白挂载磁盘及重新格式化磁盘文件系统格式第一步需解除磁盘挂载,否则从下面第一步开始做

[root@p-master ~]# umount /dev/sdb

1、查看未挂载的磁盘:

[root@p-master ~]# lsblk -f

2、磁盘新建分区

3、新建目录,准备将分区挂载到该目录

[root@p-master ~]# mkdir /data

4、格式化分区文件系统格式为xfs

[root@p-master ~]# mkfs.xfs /dev/sdb -f

5、挂载磁盘到/data目录下

[root@p-master ~]# echo /dev/sdb /data xfs defaults 0 0” >> /etc/fstab

6、重新挂载所有分区

[root@p-master ~]# mount -a

7、查看挂载磁盘是否成功

[root@p-master ~]# df -h

本文转自 https://blog.csdn.net/qq_38860027/article/details/126953476,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